6月13日,塘溪糧站職工來到中心糧庫參加了公司舉辦的“安全生產(chǎn)月”綜合應急演練活動。我們在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(jié)合中,系統(tǒng)掌握了火災防控與應急救援的關鍵技能,為筑牢安全屏障打下堅實基礎。
整個過程,遠不止是完成了一項活動任務,它更像是一面鏡子,清晰地照出了我在安全知識和應急能力上的真實水平,給我上了極其寶貴的一課。
暴露了“知易行難”的差距: 平時安全培訓、操作規(guī)程學了不少,自認為都記住了。但演練警報一響,模擬的緊急情況(如煙霧、人員受傷)出現(xiàn)時,大腦瞬間有些空白。想快速操作滅火器,動作卻不夠熟練流暢。這讓我深刻體會到,書本上的知識、墻上的規(guī)程,如果不經(jīng)過反復的實際操作和模擬訓練,在真正的壓力下是很難有效運用的。
強化了“時間就是生命”的緊迫感: 演練模擬的緊張氛圍,讓我真切感受到在真實事故中,每一秒都至關重要。反應是否迅速、處置是否得當,直接關系到自身和同事的生命安全。這徹底打消了我過去可能存在的“慢慢來”或者“事故離我很遠”的僥幸心理。
提升了關鍵應急技能:
一:滅火器及消防水管使用。這次實操讓我真正掌握了從判斷火情類型、選擇合適滅火器,到拔銷、對準、噴射的完整流程,明白了操作要點(如站在上風位、對準火焰根部)。還有消火栓水管的使用,需要一定的技巧,只有正確的使用這些消防設施,我們才能在最快的時間消滅險情。
二:疏散與自救。在模擬煙霧環(huán)境中,如何捂口鼻、低姿沿疏散標識快速撤離,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,在演練中得到了強化,知道了關鍵細節(jié)(如不推擠、不返回)。
三:呼吸器的使用方法。系統(tǒng)的學習了呼吸器的使用方法,當有人昏迷在有限空間內(nèi),戴著呼吸器的我,將是對同事生命負責的人。不僅要保護好自己,也要將同事安全救出。我認識到擔架使用等基本急救技能的必要性,這不僅是工作所需,更是對同事、對生命的責任。
增強了“人人都是安全員”的責任感: 演練中看到同事們的表現(xiàn),也讓我反思。安全不是安全部門一家的事,而是每個崗位、每個人的職責。我意識到在日常工作中,不僅要自己嚴格遵守安全規(guī)定,更要主動關注工作環(huán)境的安全隱患,及時報告,并敢于提醒身邊的同事注意安全。團隊協(xié)作在應急處置中尤為重要。
認識到“預案”的價值與局限: 公司的應急預案是重要的行動指南,演練檢驗了它的可行性。但同時我也明白,真實情況可能更復雜多變。演練讓我思考,在預案的基礎上,如何根據(jù)現(xiàn)場情況靈活判斷和處置,這需要平時更深入地理解預案邏輯,而不僅僅是背誦步驟。
這次綜合應急演練,不是一場表演,而是一次極其有價值的實戰(zhàn)檢驗和能力提升機會。它暴露了我的不足,但更重要的是,它實實在在地教會了我關鍵的應急技能,并極大地強化了我的安全意識。我深刻認識到,“安全”二字不能停留在口頭和紙面,必須融入日常操作的每一個細節(jié),通過持續(xù)學習和反復練習,轉(zhuǎn)化為關鍵時刻能真正保命保安全的本能反應和過硬技能。我將把這次演練的教訓和收獲帶回到本職工作中,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,對自己負責,對同事負責,也對公司負責。安全無小事,防范于未然,必須從自身做起,從每一次規(guī)范操作做起。